摘要:《中国诗词大会》热播,节目本身爆火之外,很多参赛选手也吸引不少粉丝。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天津姑娘曹羽一袭汉服登场,虽然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其台风和谈吐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汉服与考古相关发言的截图更是在微博热转,收获好评…

曹羽与郦波的合影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节目本身爆火之外,很多参赛选手也吸引不少粉丝。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天津姑娘曹羽一袭汉服登场,虽然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其台风和谈吐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汉服与考古相关发言的截图更是在微博热转,收获好评无数。平时就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的曹羽外表与内在都与观众对“温婉”的定义十分契合,而就是这样的她却告诉记者,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一次“疯狂”……

None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只是为了嘉宾。”曹羽告诉记者。她回忆说,成为节目嘉宾郦波的粉丝是在七年前。“六年级时在《百家讲坛》中看到了郦波老师,觉得他很风趣幽默、博学儒雅。后来看了他的博客,觉得他的每一段文字都有着诗意和浪漫情怀。初中的时候非常疯狂地迷恋郦波老师,当时网络还不像如今那么便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每天写完作业打开电脑细细品读他博客中的文章。当然,最疯狂的还是为了他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选拔的过程中曾打过退堂鼓,因为他的鼓励才最终顺利参加,离场时念的诗句也是他的诗作。”

事实上,曹羽与古诗词结缘,也是因为郦波。“因为郦波老师常在网络上发一些自己创作的诗词,我觉得很美,就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也爱上了诗词。”至于背诵诗词的方法,她则表示不会刻意要求自己背多少,“‘枕上诗书闲处好’,看到喜欢的自然而然就会记下来,从不强求。”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因为一个小失误没能晋级,不过曹羽表示,她并没有把它当成一次比赛,“我是在享受诗词的旅行。录制中每天和诗词为伴,也见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很开心。其实录制节目恰逢期末,没能做太多准备,能让更多人了解了考古与汉服,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作为一名忠实粉丝,曹羽当然也有遗憾:“错在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没能打到郦波老师来担任嘉宾的那期。”

None

在大会亮相时,曹羽的一袭汉服给现场人员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提到装束的选择,她表示主要原因是“比赛之前郦波老师说我穿汉服很好看”。曹羽接触汉服时间不短,“平时穿的机会还挺多,会穿汉服去旅行,偶尔上课也会穿汉服。我最喜欢比较日常且小清新的褙子,一般会化点淡妆,发型上会搭配一些漂亮的发簪、步摇。”曹羽告诉记者,她更倾向于汉服的日常化,“重大节庆当然还是要正式一些,但平时可以随意一些,因为传统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阳春白雪被束之高阁,更接地气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在网络和不少影视栏目中,经常会有人将汉服错认成其他服饰,因此,曹羽希望通过这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汉服,“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左传》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我认为汉服存在了几千年必然有它合理之处,虽然不能排除有些设计不太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但是我觉得在一些传统节日和

None

曹羽目前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读大一,而她坦言,其实高考前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北大原本也并不是她的预期目标,“郦波老师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是上中学时的第一个目标,后来自己和父母的期望其实是南京大学,我觉得功夫还是在于平时的稳定和坚持。我初中是二十中学的,老师们很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基础扎实。而且我的心态比较好,状态不好的时候会自我调节。同时我比较爱读书,文科高考不仅局限于课本,课外知识和思维也很重要。”

在专业的选择方面,曹羽直言自己“很幸运”,“专业就是我最大的爱好”,“我爱历史和传统文化,但史书记载的历史未必完全真实,而且大多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而考古更加接近历史真相,并且能研究古代社会生活,考古学是文献史学很好的补充和修正。另一方面我认为考古是一门连接古今的学问,现在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相关的人才很缺乏,作为北大的学生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

比赛现场,曹羽有关盗墓和考古的区别的解释,令许多网友称赞,而谈到目前流行的盗墓相关文学和影视作品,曹羽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考古需要向公众普及,而大多数人觉得考古太遥远了,关于盗墓的小说影视作品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或载体让大众知道、接触考古,另一方面那些作品也会让人们对考古产生一些误解,我认为这就需要考古工作者不能只关起门来做学问,还要做‘公众考古’,用通俗易懂,大众能接受、理解的语言去传播考古。”目前在北大的学习,令曹羽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我认为考古就是自己的使命,所以一定会坚持下去,可能以后会从事考古研究或博物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