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翠袖红裙、绮衣锦裳,或宽袍广袖、白褂青衫。日前,在北京东城区东棉花胡同蓬蒿剧场,一群年轻观众身着款式各异的汉服,与台上羽扇纶巾、长袖飘飘的演员相辉映,玩起了亲近传统文化“新花样”。

或翠袖红裙、绮衣锦裳,或宽袍广袖、白褂青衫。日前,在北京东城区东棉花胡同蓬蒿剧场,一群年轻观众身着款式各异的汉服,与台上羽扇纶巾、长袖飘飘的演员相辉映,玩起了亲近传统文化“新花样”。

“今天上演的实验话剧取材于同名明代传奇《玉簪记》,题材与传统文化相关,所以我们着汉服观剧也是合场合、时宜的做法。”这次活动的发起人皇甫月骅说,他们是北京汉服协会的成员,自发组织此次着汉服赏话剧活动,希望可以将汉服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图为着汉服的几位观众等候入场。(新华社记者冀泽摄)

据介绍,北京汉服协会是由一群汉服爱好者在2009年组建的社团。发展至今,实名会员已有400多人,会员多为“80后”、“90后”,既有在校学生,也有在职人员。皇甫月骅说,协会活动并不要求所有参与者都穿汉服,通常会建议会员先充分了解汉服文化后再购买穿戴,为的是“每一身汉服可以是一直喜欢并穿着的”。

在汉服爱好者的理解中,汉服是一种可以追溯到周代甚至更久远时代的服饰样式。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为主要特征,是中国“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体现。

图为实验话剧《玉簪记》演出剧照。(图片由话剧制作团队提供)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的王艺璇老师认为,汉服陈列在博物馆里如同标本般缺乏生命力,而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中穿着汉服,是将汉服带回现实的努力,也是亲近传统文化的体现。

就读于西城区某中学初三的杨同学一袭汉服,骑着单车来观剧。“平时学业比较重,参加这次活动既能找到穿汉服的机会,又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他表示,自己所穿汉服是“改良”过的,长袍只到膝盖,方便活动。考虑到穿着的实用性,除在正式场合所着的汉式礼服外,爱好者们还设计了更适宜运动的“日常版”汉服。

图为实验话剧《玉簪记》演出剧照。(图片由话剧制作团队提供)

“汉服来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服饰,穿汉服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而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人。”北京汉服协会活动部成员李晓璇说,她喜欢在逛街、出游时穿汉服,有时也会混搭现代服装,她觉得生活中穿汉服应该是很自然的形态。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皇甫月骅说,协会除每月固定的活动外,还会根据元宵、清明等时令节日举办相应的民俗活动。活动内容不仅限于汉服文化交流,还会扩展到中国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讨论等。

图为实验话剧《玉簪记》演出剧照。(图片由话剧制作团队提供)

“有的会员最初加入,只是想穿上汉服以美的姿态展示自己,但慢慢也变成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者。”皇甫月骅介绍说,以汉服为切入口,活动参与者一点一滴地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礼仪,逐渐学习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传统技艺。

最近,协会又推出了名为“含章”的线上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多以诗词为主题,比如三月的主题是“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以填词、刻章、作画等各种形式表现主题。作为“含章”团队的一员,正在北京读大一的“饼饼”认为该活动就是希望由汉服延伸到文化,吸引更多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和而不同”地分享交流。

图为着汉服观众和演职人员合影。(图片由话剧制作团队提供)

近年来,汉服逐渐从历史和仪式中走出,不再仅仅停留于展示的层面,而是走近大众、走近年轻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选手武亦姝就穿着汉服参加比赛,不少年轻的新人选择着汉服举办婚礼。

王艺璇表示,人们对汉服的热情,以及醉心古典风格的装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于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挖掘,呈现出一种不断壮大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活力的体现。

“汉服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皇甫月骅正和她的团队筹备将在本月26日举办的古琴讲座和赏析活动。皇甫月骅认为,复兴华夏衣冠,还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