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传统与时尚需要碰撞,文化需要张扬

摘要:相传,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它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并在汉朝依据四书五经而形成完备冕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衣服这种东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早期的人们不穿衣服,在西方《圣经》的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前,便光着身子,而且并未觉得不妥。至于那颗名为“智慧”的禁果,就好比一个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转折点,人们在那时有了思想,也有了羞恶之心,他们害臊自己的裸体,于是选择用树叶遮挡。

随着历史的变迁,之前的天然材料树叶已满足不了智慧日益增长的人类了,他们不仅需要遮羞,还需要美感。于是,他们发明了麻、丝、棉……又在这些新型的材料上饰以花纹。久而久之,随着部落之间联系的加强,那些极具美感的衣服,甚至成为外交中礼节的部分,彰显着一个部落或者民族整体的文化特征以及这个民族人民本身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享称于世,这个文明而古老的东方大国,在五千年辉煌而璀璨的历史里,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民族服装——汉服。

汉服,它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以华夏礼仪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变,在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这段时间内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

相传,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它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并在汉朝依据四书五经而形成完备冕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辽史》中言:“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由此可见,汉服在先前的一段时期内,曾作为祭祀时的一种礼服,十分凝重,带有不可磨灭的神圣色彩。而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便是脱胎于此。志言:“黄帝、尧、舜垂衣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汉服上衣下裳,规矩相融,取天意而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古籍中将汉服的最早出现时间定于黄帝时期。《史记》中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良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古故免存亡之难。”而根据实物考证,汉服最早应出现在殷商时期。大约五千年前,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和纺织业产生,人们开始用麻布来做衣服,此后,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使人们的衣裳日臻完美。

汉服有史可据的年代在殷商。殷商之后,冕服制度初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这是,冠服与早期的礼乐制度相融,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宗法制的一个外化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宗法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奴隶制度与井田制分崩离析的时候。这时,百家争鸣,学术思潮凶流暗涌,思想的解放,不仅带来了政治方式的焕然一新,而且在款式愈来愈丰富的衣服款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体现,在深衣上犹为突出。此时,冠服制被正式纳入“礼治”范围,成为了礼仪的表现形式。

深衣属于汉服,源于有虞氏。衣裳相连在一起包住身体,分开剪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所以名为深衣。按《礼记·玉藻》记载深衣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常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服装之一。而深衣,也被称为古衣之首。

深衣的制作,融合了古时天圆地方的概念。上衣下裳分裁,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古承右。袖根宽大,袖口收袪,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线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上衣下裳,象征两仪:上衣四布相连,隐喻四季轮回;下裳十二布,暗指一年十二月。身着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合四时之序。而深衣中天人合一的隐喻,恢弘大度,公平正直,体现了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衣冠制度。之后汉朝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制定了汉朝的礼仪制度,西汉的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此时,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两种,剪裁已不同于战国。而男子深衣,外衣领口更加宽大,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后襟自膝盖以下做梯形挖缺,使两侧襟呈燕尾状。

到了东汉,依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确立。服饰风格也由“被体深邃”走向了凝重典雅。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的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类,而在汉朝,又增加了配绶制度。女子一般将发后梳,绾成髻,也可穿襦裙和裤。除此之外,汉代对鞋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而之后的魏晋时期,儒学式微,佛道两教盛行,秦汉旧制的发展收到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这时的服饰风格一变,自然洒脱、清秀空疏成为主流。皂巾包头为当代首服。此外较流行的,是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汉族男子的服装,袖口也变得更为宽大,衣衫不受衣法拘束,整体上更为风流不羁。女子的发式也颇具特点,假髻风行,而衣物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合身体,袖口宽大,裙为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十分的俊俏潇洒。

隋唐五代以前,裙通常系于腰。到了唐代,齐胸襦裙开始盛行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一种是交领齐胸襦群,而对襟齐胸襦群的使用范围更广,在唐代仕女间风靡一时。“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这里说的就是齐胸襦群,而通常说的石榴裙,指的也是齐胸襦群。

襕衫出于唐代,流行于宋明。唐代马周稍改之前深衣体制,于膝处 添上“横襕”,表明恪守古意。《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表,”这种服饰,主要流行于文人学士之间,还用于祭祀的六佾之舞中,这种现象,与宋代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元朝时期长衣统称为袍,汉族男性式样变化不多,女子式样却更为精简。在明朝初年,政府曾力图消除元蒙古对汉服制度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却未能贯彻执行。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许多服制才开始确定。

而除却汉服,历史上另两个民族的服装与中国文化风情,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

和服来自与中国的“吴服”,就是三国时期的吴国服饰,在“和服”这个正式名称确立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古代所称的“吴服”,便是“着物”的一种。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遣唐使将唐时朝服带回日本。次年,日本便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袭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的影响而创造的。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在总体线条上,汉服的曲线更为流畅,婀娜飘逸,灵动洒脱;而和服的线条是直线,拘谨宁静,美在端庄。在剪裁制作上,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交领剪裁而出,广袖线条柔和,以博带束腰,衣裾较大,衣领,袖口,衣裾都有边缘;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以布料围腰,衣裾较窄,只有衣领有边缘。在汉服东传后,和服虽然总体承袭了汉服的特点,但在漫长演变中,却越来越凸显日本人的气质,庄重安稳宁静,而和服制作宽松,多透气孔,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因而更适应日本气候。

韩国的韩服,通常所见的,叫赤古里裙,是汉服中襦裙的缩水版,而其中区别,从总体上看,韩服呈“金字塔形”:裙子膨大,上衣短小,很像中国唐代的齐胸襦群,但其实是两回事。韩服也是由中国唐代的汉服脱胎而来,是唐朝汉服与朝鲜半岛古代新罗王国时期的朝鲜民族本土服装的结合。于王氏高丽时期初见雏形,在朝鲜王国时代初期成型,颜色艳丽,没有口袋。与汉服、和服相比,韩服兼具了曲线与直线之美,袖的曲线、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状,被朝鲜民族认为是汉服的三大美感。韩服虽然与唐制齐胸襦裙相似,但区别众多。唐制齐胸襦裙,上襦在裙内,打结方式多样,下裳垂质感强,更为修身;而韩服赤古里裙,上衣穿在裙外,只打半耳结,下裙蓬松质感十分强烈,像半撑的伞。

除了赤服里裙,汉服中常见的还有阔衣。据百科上说,朝鲜阔衣源自明朝汉族所穿的长褙子,是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期公主和翁主的大礼服。阔衣上有用红线秀成的十种动植物,寓意长寿、幸运和富贵。并且多用枣红色贡缎、花纹段、洋段做成;称裹多为蓝色,无花纹。而汉族阔衣通称褙子,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而受程朱理学影响,人们的审美追求质朴,汉族阔衣通常没有韩阔衣的色彩鲜亮,而是端庄凝练、大巧不工。

至于襟领,汉服与韩服都是左襟压右襟,汉服系于右腰侧,呈“ý”字形,韩服则系于腰前,“y”字尾巴较短,更接近“v”形。

如今,汉服和韩服,在它们自己的国家内,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和发展。当我们出境旅游,去拜访这些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度时,或多或少,在寺庙前,在殿宇下,都能看见那些带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服饰,与桃花相衬,与幽篁作陪……落在京都,那是一首短短的俳句:“雪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