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


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

“汉服”定义与“风俗”定义
汉服运动中的“汉服”究竟所指为何,学术界和民间主要都是从时间、人群、地区、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来界定汉服的范围。


这当然没毛病,只是有点抽象,具体的样子只有“独特”二字笼统带过。
我们在实际宣传中会将它们具体化,列出一堆交领齐腰襦裙、齐胸襦裙、袄裙、道袍、直裰、直身、曳撒等款式名称。


更多的时候只会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越繁杂越缺少辨识度,越传达不了民族信息,起不到民族标识作用的民族服饰究竟算什么呢?


我不止一次听到还不了解汉服的人说:“你们的衣服看起来都一样啊!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字呢?”可能真的没有必要这么复杂的吧。


这些问题在近期重读《汉族风俗史》的时候又想起来了,书中有一段关于“风俗”的定义:“风俗是在一定社会共体中,普遍公认、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后面还有一句:“把风俗和曾在社会上一度流行的行为方式区别开来。”


作为民族服饰的汉服同样适用于这一说法:汉服是指被历代汉族人普遍公认的,且对于它的穿着是积久成习的,最后是能与曾在社会上一度流行的时尚款式区别开来的服饰。


和引文的定义比较一下,有没有发现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他们都强调了汉族这个社会共体,指出了时间上的“久”,突出了自然形成的习惯。
不同的是“独特性”的参照物,前者的参照物是“其它民族”,后者是“社会上一度流行”的时尚,一个是跟外界比,一个是跟自己比。


再夸张点说,一个是挑可以跟别人区别开来的衣服做自己的代表,一个是挑自己的衣柜里最习惯的那件做自己的代表。


再夸张点说,一个是挑可以跟别人区别开来的衣服做自己的代表,一个是挑自己的衣柜里最习惯的那件做自己的代表。


民族服饰的注意力究竟应该在哪里?
上面的说法可能不尽准确,但是确实可以体现一个问题,我们对汉服的族别太过紧张了,太敏感了,反而过犹不及。因为我们早已没有了这个服饰习惯,见到汉服的第一反应不是“这是我最习惯的”,而是“这是跟谁谁谁不一样的”。


我们的民族失去存在感的时间实在太久太久了,对汉服的感情里总是难免地掺杂着从“比较”中寻觅存在感的心态,但我们并不想承认,自以为和胞族、韩国、日本、西方的民族服饰是一样的,其实呢?心态真的一样么?


看到一群穿着五花八门、大袖小袖、齐腰齐胸、珠钗华髻或披头散发的汉服青年们走在一起说说笑笑、手舞足蹈地下馆子、泡KTV甚至逛漫展……


当时的你真的有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和我是同根同源的”么?真的有觉得路人能接收到“这是某个民族的传统服饰”的信息么?真的和看到胞族服、和服、韩服、西服的时候感觉一样么?


特殊的历史让我们彻底丧失了自然形成的服饰习惯,在找回它的初期,我们不得不像外人一样用其它民族做参照物通过“比较”来辨认它,但度过了初期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试着用自己的习惯来认识它?


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带有偶然性留存下来的文物?却很少去关心那些宁死都不愿易服的人,他们到底留恋着什么样的衣服?母亲做的,妻子做的,或者是女儿做的?她们做衣服是跟谁学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她们做衣服前会打板么?会纠结做交领襦裙还是齐胸襦裙、道袍还是直身、披风还是褙子……还是会纠结下面这些呢?
 
交领、对襟……通裁、分裁……系带、隐扣……右衽、断衽、续衽……曲裾、直裾、杂裾……单层、双层、有无夹絮……直领、圆领、u形领、立领……衣长过胯、过膝、及地、露肉、不露肉……直袖、窄袖、垂胡袖、琵琶袖、广袖、半袖……开衩、不开衩、加摆、不加摆、加哪种摆……一片裙、双片裙、工字褶、马面褶……上衣压在裙子里面、上衣套在裙子外面……裙腰系在哪?齐腰、高腰、齐胸……
 
一件汉服摆在面前,穿衣服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它是某某款式”,但做衣服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它是一张拼图”,上面那些元素就是把所有款式的拼图全部打散后的样子。
 
其实花样百出的款式无非就是这些“拼图”自由组合拼凑起来的。
 
一开始可能只是个随手的“拼装”,后来见得多了或者被挖掘出来了才被加上了各种名字,名字下又出现相应的固定标配,我们现在经常讨论和纠结的形制大多如此,不过是:“某款式名称究竟表示拼图A和拼图B拼在一起,还是和拼图C拼在一起。”
 
重要么?也许对某些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但对绝大多数族之民来说是可知可不知的,韩国人可能百分之九十都不知道朝鲜王朝以前的祖先具体穿什么,日本也是,胞族也是,西方也是,为什么就汉族人需要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每个王朝都穿了什么?
 
就因为我们在最后一个封建政权的统治下被迫失忆了么?所以重生的时候,记忆就要从五千年前重新开始么?那些先人跌跌撞撞前进的路都白走了么?
 
最后我们只能把递进的五千年变成了并列存在的五千个一年么?把他们走过的递进的若干个朝代变成并列存在的若干个政权么?并列排开来供我们根据个人喜好自助挑选?
 
任何一个民族服饰的发展演变都是在努力前进的,我们的前进在三百年前受阻了,但不代表五千年都是一朝一朝断开的。
 
我们可不可以暂时忘记政权更迭和我们从文物里考证出来的款式名称呢?也暂时忘记胞族、韩国、日本的存在,纯粹地看看我们的过去都喜欢、习惯穿些什么?
 
从“风俗”角度重新分类
 
《汉族风俗史》中总结了风俗的五个基本特征,也可以暂时套用为汉族民族服饰应当具有的五个特征,我们试着把上面那些打散的拼图放进这五个箱子里。
 
1、共体性。指得到汉族人这个社会共体的普遍公认,甚至被共同维护,并对每一个汉族人的穿着习惯都具有一定约束力,假如谁将违禁,就会收到社会舆论非议。
 
这一点只有交领、右衽、直领、系带勉强具备,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只有这些元素被改变了,才有可能引起异样的目光。
 
2、保守性。主要表现为历史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对异质文化的排他性。前者好理解,就是基本框架一直保持不变,持续过一段时间,后者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对汉服中出现满族元素的排斥和敏感。
 

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曲裾元素、裙腰齐胸形式等仅仅持续过一段时间就被取代了,只在那一段时间里具有保守性。
 
3、自发性。简单粗暴地讲就是没有政治外力强行干涉,在汉族共有意识下自然形成。这一点除了清易服政策执行后出现的新元素,其余是符合的。
 
4、可变性和多样性。这两个个是最不像特征的特征,不管是在纵向的演变上,还是在横向的变异上,几乎是个衣服就可以表现出来,只要它能千变万化,没什么区别度,但是可以用来讨论汉服如何适应现代生活的问题,但这里暂时不赘述。
 
现在我们来数一下:
1、具备以上所有特征的拼图有:
交领、右衽、直领、系带、不露肉,且平时直袖或窄袖,出席重大场合并在这个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时候可以用广袖,女子上衣压在裙子里面(外套除外)且裙腰齐腰,男子衣长及胫以下且直裾(不是指直裾深衣,只是指和曲裾元素相对的直线衣裾),居家休闲或特殊礼仪需要可以两截穿衣……
2、只具备三个半个特征(自发性、保守性之持续性、多样性、可变性)的拼图有:
圆领、u形领、立领……垂胡袖、琵琶袖……曲裾、杂裾……高腰、齐胸…………
3、只具备三个特征(自发性、多样性、可变性)的拼图有:


隐扣……半袖……断衽、续衽……单层、双层、有无夹絮……开衩、不开衩、加摆、不加摆、加哪种摆……衣长过胯、过膝、及地……通裁、分裁……一片裙、双片裙、工字褶、马面褶……上衣套在裙子外面……对襟……


这里又可以顺带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清朝服装不被纳入汉服范围,它只有两个最没有区别度的特征:多样性和可变性。可以说是非常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核心特征。
这样看下来,汉服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1、必备的:具有所有特征的拼图拼起来的衣服(但是是分场合的,不是高兴穿就穿)


2、特殊的:具有三个半特征的拼图拼起来的衣服(特殊礼仪、表演时需要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碰不上这种需要)


至于具备三个特征的那一坨拼图,请根据天气、习惯、喜好等随机补充在这两类汉服里。


综上所述,大多数汉族人需要了解的汉服就很简单了。基本就是女穿交领上襦加齐腰褶裙,男穿直裾深衣和道袍直身直裰系列,或者男女通用的裋褐短打系列,袖子宽窄和衣身长度随礼仪程度变化。


其它的披风、褙子、大氅、大袖衫、半臂、斗篷、曳撒、朱子深衣、圆领袍等等,只是些外套而已。外套就是方便随时脱的,可穿可不穿的,不能脱的都是礼服,是除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关键时刻平时都用不到的……


而且有些虽然名目很多,但讲真它们除了长短大小宽窄薄厚等等还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一些真的就是古装和文物复原而已,除了演员和模特真的没人用得着了……
 
汉族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代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汉服也要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即便是需要,那个体系也只需要少数专业人员了解,作为普通的汉族人,只需要了解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会做的那一件衣服。有哪个民族不是这样的?
 
因此汉服的定义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角度上的,一种是生活角度上的。前者就像张梦玥的定义一样,从时间、地域、人群、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界定,后者就是从交领、右衽、直领、系带、平面剪裁等等具体形制上界定的。
 
最多区分一下性别、年龄、气候和场合的长短大小宽窄薄厚变化,不存在一大堆后缀,更不需要列出一大堆款式名称,它可以像胞族、日本、韩国等等的传统服饰一样,也只有一个称呼,就是“汉服”。
 
以上文字整理了好几遍,但到现在也没感觉真的理清了,很多地方仍是欠思考的,所以这里只是分享一个关于汉服体系构建的新灵感,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看到更完善的论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