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1日下午2点,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下,一群身着宽衣大袍、两袖飘飘的“歪果仁”端坐在国学桌前,引发围观。

11月11日下午2点,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下,一群身着宽衣大袍、两袖飘飘的“歪果仁”端坐在国学桌前,引发围观。

据了解,由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丝路青年行”活动在此启动。活动旨在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苏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优秀企业的了解。

看看,他们正一起接受中国传统汉服、感恩礼体验教育。正衣冠、谢师恩、朱砂启智、击鼓鸣志……每个动作,他们都做得像模像样。

这60位“歪果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富汗等22个国家,分别就读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经贸技术学院等11所高校。他们将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参观南京、南通、泰州等地,感受江苏经济发展变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锡强告诉记者,希望留学生利用这次机会探访江苏城市的丝路渊源,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多元文化差异,体验开放包容与互利合作。

“我对南京一见钟情。”去年来江苏的哈萨克斯坦姑娘金莉娅说,江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有着很多神秘而美丽的故事;南京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既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又特别的包容开放。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她,南京就是她的第二故乡。

俄罗斯女孩丽娜三个月前来到中国,目前就读于东南大学。她是一位语言迷,能熟练使用德语、英语、汉语。正是出于对语言的迷恋,她非常向往中国。她告诉记者:“汉语如今是一门世界性语言,学习它既是出于爱好,也是一种技能。”

来自阿富汗的李连龙挥舞着袖子,体验汉服魅力。他说,穿上汉服,感受到一种洒脱和自在。他热衷中国文化,本科在国内学习汉语言,目前在苏州大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将来他希望成为一位外交家,在两国间架起政治、经济、文化的友好桥梁。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刁翔正告诉记者,学商贸、做生意是不少留学生来中国读高职的初衷。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一半人毕业后读本科,另一半人则回国在华资企业中做翻译工作,出路非常好。2016年,江苏高职院校在校留学生将近3000人,已经成为江苏接收留学生的新生力量。相比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专业学习内容更加务实、服务企业定位更准,受到留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