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执事者各司其职,各祭官就位……”上午10时许,随着赞礼的一声吆喝,祭祀仪式正式开始。伴随阵阵古乐,在三位主献官的带领下,数十位身着汉服的祭官迈着庄重的步伐从墓地下方缓缓走来。

3月30日,晋江磁灶镇举行祭祀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活动,祭祀仪式依循古礼进行,参祭人员身着传统汉服行礼,缅怀先人的同时,还原了古代的祭祀礼仪。

磁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举行传统祭祀活动,除缅怀抗倭民族英雄外,也希望通过活动推广民族礼仪中祭祀礼等传统文化,同时倡导文明祭扫,号召群众自觉保护、爱护文物。

“执事者各司其职,各祭官就位……”上午10时许,随着赞礼的一声吆喝,祭祀仪式正式开始。伴随阵阵古乐,在三位主献官的带领下,数十位身着汉服的祭官迈着庄重的步伐从墓地下方缓缓走来。

祭礼从迎神开始,由身着黑衣红裙的引赞引导主献官、亚献官、终献官,依序进行上香、献帛、献爵、读祝、饮福受胙、送神等仪式,所有仪式、祭品、服装皆秉从传统古礼进行,气氛庄重、肃穆。

参加当天传统祭祀活动的,除磁灶镇社会各界,晋江市文保中心、传统文化促进会工作人员,以及数十位从全省各地赶来的俞氏后人外,还有晋兴职校、苏垵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共400人左右。

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永达介绍,当天的祭礼采用的是周制祭礼。周制祭礼可算是华夏传承最古老、规格较高的祭祀礼仪,一般用作历史上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的祭祀形式。

据了解,一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生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卒于万历八年(1580年),明晋江河市(今泉州洛江)人,10岁移居泉州北门。其一生身在军伍四十余年,因抗击倭寇,抵御外侮,功勋卓著,累官都督,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经过修复的俞大猷墓,不仅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泉州地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今年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古代祭礼祭祀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除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外,更表达了对其爱国爱乡爱家精神的一种尊敬。”林永达表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祭祀形式也分为多种,除周制祭礼外,还有儒家祭礼、民间香礼等,通过开展类似的古代祭祀活动,也是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