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服日” 这些关于汉服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摘要: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也是“中国华服日”,说到华服,是不是就联想到了古装剧中各种华丽的服装呢?其实,这些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汉服,汉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汉服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也是“中国华服日”,说到华服,是不是就联想到了古装剧中各种华丽的服装呢?其实,这些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汉服,汉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汉服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None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None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None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所谓“交领”,就是穿起来之后,衣服左右前襟重叠,衣服两边相交成领。所谓“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右边短,左边长,穿起来后,前襟向右掩。

None

None

深衣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服装,从春秋战国时代起,一直沿革到明代。深衣从制作到穿着都有一定的制度。据汉代《礼记深衣》记载:深衣长度齐脚裸,以不露体肤和不拖地为宜。下裳要续衽钩边,用12幅布制作,与一年12月相对应。衣袖圆如圆规,背缝直如垂线。

None

襦裙是古代汉民族的日常衣着之一。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为上襦下裙式的一种套装。短上衣,一般长不过膝。襦裙为中国古代妇女着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

None

半臂是唐代前期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流行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一般里面都是穿交领襦裙的,而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

None

短打就是“裋(shù)褐”,又称“竖褐”、“短褐”,是古代汉服的一种。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短”、“竖”、“裋”3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褐:麻料、兽毛编织物。短褐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

None

曲裾实际是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是否绕襟而分为直裾与曲裾。属曲裾的深衣则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形,经过背后再绕至身前,然后在腰部用大带约束,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None

袒领服是唐代女子穿着的一种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为纱罗制品。下身则配以曳地长裙,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与自然之美。唐代女子服饰,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袒领服的总体结构也是这样。

None

背子亦作“

None

None

经立:正身、平视,两手相合(男士左手压右手,女士右手压左手),掩在袖子里,放在丹田和胸口之间,离胸口有一定的距离。

肃立:在经立的基础上,腰身微微弓曲,低头示敬。

None

正坐(跽坐,雅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腰身挺直。

端坐(胡坐):保持腰身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臀部坐凳子三分之一的面积。

None

颔首:正身经立,头微低身体微微弯曲约15度致意。只用于长辈答谢晚辈行礼,以及祭祀礼仪中,手中有物品不便行礼的执事司仪等人员回礼之用。

拱手: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行礼。

None

1、汉服是汉族人的服装,并非汉朝服装,唐装宋服都是汉服,如果现代服装加上汉服元素,也算汉服,就是汉服改良。

2、汉服的一大特征就是没有扣子,有扣子的汉服都不是真正的汉服。

3、汉服是右衽交领,左衽是逝者穿的,穿汉服的时候不能够披头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