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都快要奔三了,自己已经错过了成为祖安键盘侠的良好时机,但最近在为视频准备文案,搜索资料的时候,不断的看到一些偏激的,自以为是,高傲的,甚至恶言相向的评论,文章,视频,已经观点和现象,一点一点的让我觉得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特别是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提问,标题是:萌新入汉服圈穿什么才不会被骂?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背后的所映射的现象,这个打着以复兴我中华民族传统为口号的圈子,现在已经是何等的刻薄了。特别是在特定的一部分群体里有这特别的一群人,以文物为标榜,正统为旗帜,形制为口号,然后用自己定义出的一套逻辑来随意的谩骂,贬低,侮辱,诽谤那些不符合这套逻辑和理论的人,然后美滋滋的给自己标榜一个汉服十级的标签。至此,我不想一点盖全,我遇到的大部分人还是可以理智的接受不同想法的存在然后大家坐而论道,但是剩下的一部分人请对号入座。同时,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汉服而谁又定义了汉服?在大家思考的同时我先在这里阐述一下自己的立场

1.我的本意不想以点概面,本期视频里的所有观点对人对事,不针对“形制党”或者“文物党”或者某个群体,只针对其中那些自视清高又自己赋予自己极强优越同时又容不得别人不一样的……我是在想不出怎么相容这群人了。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对号入座。

2.我不抵触形制,我甚至支持正统形制的“汉服”可以流传下去,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以外的地方找到更合适的位置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

3.不管我算不算混圈,我不喜欢以“同袍”相称,你我皆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着华夏之衣裳,何来同袍之称?所谓的汉服圈子现今也沦为了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代名词。

4.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或者发现一些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

回到刚才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汉服。可能我自身带着一点学院派的气息也有那么一点艺术文化学术上的背景,从喜欢这个东西开始到最近做视频找资料,始终都没找到一个强有力的解释,来清晰的诠释汉服的定义。能找到的一些观点不是缺乏大众的认同就是没有学术以及史料的强力证明,要不就是一部分人闭门造车YY出来的观点。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汉服”二字在史料中出现的频率并不很高,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相对于胡服所存在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打个比方,西装在英语里也不叫Western Dress。所以历史上也没有给出对“汉服”一词的明确定义。而汉服二字也是从近二十年来才不断走近大众的认知范围的,而鉴于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文化侵袭对精神信仰及传统文化的侵蚀,无论上下都急于找到一种民族文化上的自信和认同,复兴有着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服装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相对诗词歌赋又没有什么门槛,现有的旗袍唐装又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思维与价值,所以“汉族传统服饰”的这个概念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也是现今较为主流,认可度较高的对汉服的解释之一。但与其说是这个概念是对汉服的定义,倒不如说现在我们所说的汉服是“汉族传统服装”的缩写或者简称。如果大家都一这个定义为标准的话,那这里就很有意思了。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不是历史服饰,也不是古代服饰,而传统这个词得定义范围就很大了,这个范围之大本身也是给很多的现象与表达留有了余地的,而这个范围也肯定是包含但不限与历史的。黑格尔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由此可见,传统绝不是历史长河中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某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复刻,它应该是纵向历史的合集在当今社会的投影,这个投影包含了演变的过程,传承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更是适应的过程。所以现今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汉名族传统服饰,也应该具有更强的包容性。而恰恰相反的,那些只会抓住历史上的某个型制,某个出土文物不放且夸夸其谈的,按照你们严谨的逻辑,正统的型制才更应该叫做古装。毕竟,土里面挖出来的吗,史书上记载的吗,马王堆一比一复刻的吗,叫做汉民族古代服装确实要比叫传统服饰更为贴切几分呢,不是吗?

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脑洞,你们说要是孔子或者管仲知道了明朝庙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乃至皇帝的穿衣打扮,会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啊?会不会也骂上两句你们这穿的不是汉服,你们这个朝服的型制不对,有失身份,有辱斯文呢?我想大家应该也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吧,型制这个东西,历朝历代,就算是最最庄重的皇帝上朝的衣服也都多有变化,更何况平民百姓或者日常生活穿的常服呢?而服饰也早就成为了社会中的潮流风尚,同样也是一个时代思想和主张的表达,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为表达对礼教束缚的不满,多有宽衫大袖,散发袒胸之风,唐朝更是将诸多胡服的元素融入到了本朝服饰之中,宋朝也一改唐代以胖为美的风气,女性服饰多以显露身材苗条为主。而在大体型制不变基础上,古人们早就做出了符合他们时代之美的改良,才有了我们现在能被考证的五花八门的汉服样式,同样的,古人对型制的改良也造就了我们现在分门别类的汉服种类。所以古人都在不断实践不断改革的东西而作为思想更加开放,传承历史更长的现代人却完全不能接受?这就不由得让人觉得我们到底是在复兴传统文化,还是在不断挖掘历史上封建儒家思想中的守旧和迂腐?

而且,就现在的型制理论而言,是不完善且有很多漏洞的,而且相隔的朝代越久远,这个问题就越严重。首先,比如汉代很多的出土文物与史料记载以及其他佐证是有出入的。而正真考究的历史是不能通过单一证据而下定论的,这就对所谓型制的严谨提出质疑。同时,对于一件衣服是不是汉服,其实逻辑上是无法被证伪的。比如网上比较有争议的诃子裙,很多人跳出来说不是汉服,是时代的眼泪,我就想问你们凭什么说人家不是汉服?就凭没有出土过文物?还是剪裁方式不对铆?按照文物而定论的话,只要你还没挖到,而人家又能自圆其说,“不是汉服”这四个字的定论就是不严谨的就是在给别人扣帽子,“不是汉服且就是商家又一个个骗钱的噱头”就是明晃晃的造谣,所以有的时候是真不明白有些人是如何通过智商来获取不相称的自信的?无知者的无畏?

说了这么多,无论大家觉得有理有据也好,还是在强词夺理也罢,服装本来就是时代的产物,而纵观中国服饰的发展历程,汉服的发展与变迁本身就包含了每个时代的变革以及文化的融合,所以作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应该用更宽广的格局去对待千年的历史传承。但无论怎样,我都希望传统文化能在我们现代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中得以适应并且传承。汉服也能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名族服饰,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同时也能接纳更多人,成为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为我们找回一些失去的民族自信。

最后,中二的致敬一下第一批穿着在现在看来可能连改良汉服都算不上的影楼装,道具服的前辈们,你们在被众人误解和鄙夷的眼光中将汉服重新带回了历史的舞台,为文化之复兴找回方向。同时也希望来自祖安的那一部分喜欢“古装”的“形制党”们已经那好小本记下了我拙劣逻辑论证,期待你们用你们高傲的优越感在你们自己哼唱的BGM里用你们的汉服十级证书糊我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