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衣冠之邦”之美称,各代服饰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服饰在原始社会主要用来驱寒蔽体,之后逐渐被赋予政治色彩,纳入“礼”的范畴,用来规范人们的衣着行为,维护统治。因此,服饰也逐渐出现等级分化,服装也成为了“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在款式、颜色、配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制度限制。

01古代冠服作为符号的传播意义
 
中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发展完善,随后的各个时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古代冠服的传播意义有如下三点:

1.判断和区分身份和等级。冠服制度对服装的形制、材质、颜色、纹样、佩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冠服的等级主要通过款式、图案、色彩以及面料等进行判断。中国的冠服制度在古代一直以来被重视,尤其是对官员的冠服等级制度的规定更具代表性也更为严格。在古代,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冠”与“服”来判断其身份和等级。
2.区分场合和活动。不同场合对“冠”与“服”的要求也不同,通过一个人的服饰就可大致判断出他要去参加何种活动,比如上朝、祭祀、朝会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
3.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冠服制度是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划分等级而制定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不用言说的外在特征,让人们能够更加恪守本分,不僭越礼数及制度。
02古代冠服制度对冠的要求
 
1.周代——冕、弁是冠的两种形式
 
(1)冕根据冕上的垂旒数目可以看出着装者的等级和礼仪场合。这种类型的冕在后世的发展中一直在正式的礼服中得以沿用,到清末之后才取消。后来,诸侯不得戴冕冠,只有帝王才可以戴冕,所以,冕旒也就成了帝王的代称。故后人常用“冠冕堂皇”形容人的庄严仪容。

 
(2)弁
上至天子,下至士都可以佩戴,主要用于一般性的正式场合,根据其着装者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爵弁、皮弁、韦弁三种类型。古人着冠依照礼法与“服”相配,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将“冠服”连称。

 
2.汉代——官员等级主要通过冠形、冠梁数目以及佩绶来进行区分     
 
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这样装束的。
文官和武官佩戴的冠有所区别。进贤冠主要是由文官佩戴的,它主要是根据冠上加横梁的多少来对身份的高低进行区分。武弁大冠主要是由武官佩戴的。冠的内部都要附以衬帻。
汉代的冠与帻之间的搭配也有一定规矩。例如,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
 
3.魏晋南北朝——幞头开始流行   
 
冠服上沿袭了汉代的冠服制度,但是在戴冠帽方面的习惯有所变化。帻不再成为人们的冠帽,而是开始流行巾,也就是所说的幞头。这种冠的方式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后来明代冠服中的乌纱帽也是从幞头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4.唐宋——幞头广泛流行,明代以百官的乌纱帽最为典型
 
宋代冠帽最为标新立异,独具特色。从皇帝到文武百官,一律为乌纱角幞。但一般场合穿便服时,可戴软角幞头。
明代的乌纱帽也很典型。明朝建国后,除采用唐宋巾帽外,明代官场主要有乌纱帽、幞头、网巾、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等。凡常朝视事戴乌纱帽,重大朝会、奏事、谢恩则戴幞头。而皇帝常服则戴乌纱折巾。明代官场巾帽样式繁多复杂,最贵重者为百官所戴的乌纱帽,因此成为官位的象征。直到今天,人们仍习惯用“乌纱帽”来形容官的职位。
 
5.清代——“顶戴花翎”是区分官阶和身份的重要依据  
 

到了清代,明代的冠服制度被废除,皇帝和官员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佩戴凉帽或暖帽。一般帽子上的配饰用以体现官员的功勋和地位,例如帽子上面缀有朱纬,帽子的顶端饰有顶珠的表示这位官员是有功勋之臣。

“顶戴花翎”可以区分官阶和身份。清代官员所戴的帽子主要为“顶戴花翎”,“顶戴花翎”由顶珠和花翎装饰组成。顶珠是清代区别官阶的重要标志。清代官帽上的花翎除了部分有资格的人可以佩戴外,其他人佩戴或是皇上赏赐或是有很大的军功。根据地位和身份的不同,翎数也不同,一般为一翎到三翎不等。

 
03古代冠服制度对服的要求
 
1.周代——基本奠定了中国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
 
周代公服主要是弁服,虽服饰繁简不同,但基本奠定了中国服装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周代楚国的国君,将衣、裳分开裁剪,但是上下缝合连在一起包住身子, 因为“被体深邃”,命名为深衣。
 
2.秦汉——深衣形制不断变化,并用服色区分身份
 
自秦代起,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秦汉时期,服装的颜色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秦代崇尚水德,黑色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先秦时期虽已产生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还未形成以服色区分社会成员的具体身份和官职高低的等级序列。
到汉代,深衣的形制开始转入制度化,成为当时人们参加重大活动时的官方礼服。西汉前期,服色等级规范较为混乱,赤色和黄色都曾成为朝廷确定的服装正色,西汉中期以后,确定了黄色的尊崇地位。东汉时,官职人员一般不穿深衣,而穿直裾 ,直裾是除祭祀朝会之外所穿的服装。
 
3.魏晋南北朝——服制礼服大体承袭秦汉旧制,并以大袖宽衫为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动荡不定。这个时期的服制礼服,大体仍承袭秦汉旧制,而帝王百官则醉心于峨冠博带的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咸以大袖宽衫为尚。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设立九品中正制,并提出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
 

4.隋唐——隋朝以汉族服饰为主流;唐代服饰制度呈现出繁荣景象,唐高宗中期黄色成为帝王的象征。

 
隋统一全国后,以汉族的服饰为主流。
到了唐代,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天子及百官只用常服,只是在祭祀参拜庆典等大事穿礼服。
唐代以后,对百官常服服色的规定作了一定的调整,并进一步完善。据学者研究,龙袍指定作为皇帝的正装,源于明代,这以前中国皇帝也有穿“龙袍”的,但与后来的龙袍有其明显不同,一是龙纹不同,二是龙纹服饰不是皇帝一人的“专利”,其他贵族也不被禁止。
隋朝开始,帝王贵臣、百官庶民就常服黄袍,这个时期,黄色还没有被限定。到了唐朝,以袍色视官阶,色彩的高低贵贱有了更明确的划分。唐代认为赤黄近日头之色,日是皇帝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把赤黄(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除皇帝外,臣民不得僭用。唐高宗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668),又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皇帝的象征。

 
5.五代至明——冠服制度不断发展

 五代时期,后汉以袍服为朝服,成为朝会、礼见时的惟一服装。官员平时多穿与袍样式相同而没有衬里的单衣。宋代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拘谨保守,式样变化不多。官场百官服饰除祭祀朝会之外,都穿圆领袍衫为主。辽、金、元的礼服和公服一方面沿袭汉族旧制,另一方面也充分保留了民族特有的服制风格。

明代职官公服亦穿长袍,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用纱制成。明代,皇帝因姓氏的避忌,称“恶紫之夺朱也”,将紫色从官服颜色中剔除,让官员服色以赤色为尊。并规定玄、黄、紫三色为皇家专用, 官吏军民的服装,均不许用这三种颜色。
 6.清代——区分等级有多种方面

 根据穿着场合的不同,清代帝王服饰主要分为常服和礼服。其中常服主要用于一般性的正式场合;礼服又分为朝服、祭服等,其中朝服主要用于大典礼,而祭服则专用于祭祀。 为显示尊卑等级,根据官员身份、官品的不同,其服饰都具有一定的区别。清代官服的等级区别主要可以从朝珠的质料、袍上的蟒纹、腰带、冠帽上所饰顶珠的色彩和质料、袍子外面的褂子来体现。04古代冠服制度对冠服饰物的要求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冠服饰物也体现着身份和职位高低。

1.周至宋——饰物不断变化
 
周代冕服制度规定,衣裳有“十二章”之制,对各阶层的服饰纹样使用进行了规范, 并规定平民穿衣,不准有任何纹饰,称为白衣。
春秋时期,百官服装就出现了以玉制为饰物,上至天子,下至卿士只要有官职即要佩玉。秦汉时期以佩带印绶为时尚,凡为官必挂印,有印必有系印的绶带,并以印的质料和绶带的密度与颜色标志官职尊卑。唐代官员以腰带镶嵌“銙”的饰物区别官员职位的高低。宋代官员则挂饰鱼袋。

 2.明清——补服是封建社会冠服的典型代表,明清补服是对清代冠服的直接继承和延续
 
真正可表明官位、身份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清代文武百官的服饰中,补服以一种固定的样式、图案和意义装饰于固定位置的前胸及后背,通过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等级的高低,并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及吉祥寓意。清代的官服补子在沿用明代的官服的基础之上求同存异。

1.补子分圆形和方形两种,象征等级
贝子以上用圆形补, 国公以下用方形补。所谓的圆, 象征着“天”;方, 象征着“地”。
2.补子图案可以区分官员类别及品级
据《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四年定,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 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
 3.补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1.补子体现了“象德”和“比德”的审美现象文补图案采用禽,武补图案采用兽,文补和武补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2.补子体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雁飞行有序,“雁行”多用以形容排列整齐而有秩序。所以就用雁的习性来寓意百官上朝时的井然有序。这是封建王朝官员所要遵守的礼仪乃至安分守己、不思僭越的道德规范。3.补子体现了丰富的审美形态与文化形态传说中的仙人多以鹤为坐骑,得道成仙骑鹤而去称“鹤驭”。所以鹤为一品文官的补子图案。4.补子作为一种吉祥图案,具有文化符号性质补子中主体纹样的禽和兽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八吉祥”、“八宝”以及“暗八仙”等纹样是更具有祈福纳吉寓意的吉祥纹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