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汉服、汉风服饰乃至中华风Lolita服饰感兴趣,而这些服饰往往迥异于我们日常的便装“。
要问大家为何选择这样一般人眼里的“奇装异服,答案里一定会有“好看和“文化,但是再进一步询问,究竟是配色和纹样“好看,还是工艺和历史“有文化呢?往往就含糊其辞了,很少人可以顺畅作答,或答案难免疏漏。

商家拍摄的中华风Lolita服装
 
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对于这些服饰的喜爱,更多还仅仅还停留在满足好奇心的层面上,讨论很容易沦为空谈。我接触过一些对于民艺、非遗怀抱理想的人,他们是很希望借由年轻人对于这些服饰的热情,从“好奇心转化成有探索、有整理、有传承的“民族审美。
 
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们现在穿着的各类传统服饰中,应用了哪些中国传统技艺。
 
刺绣
 
刺绣可能是传统服饰最常见、最容易营造出历史感“和奢华感“的元素。刺绣是一个很大且很复杂的门类,以针线为工具在织物上做的多种装饰工艺都可以归类于刺绣。
 
比较让大家熟悉的是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四大XX的提法极具迷惑性,会让大家误以为刺绣只有这几种,实际上四大名绣皆为以丝线为主要线材的南方绣种,在针法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我们去看前人的服饰,就会发现所运用的针法比我们如今看到的更为丰富也更为立体。
 

 
一条清代马面裙的局部
 
刺绣的优点是极其体现绣工的个人造诣,有很强的独创性,同一幅线稿交由不同地区的绣工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效果,这可能也是刺绣类的非遗并没有被归入在“传统技艺里,而是被放入了“传统美术类目里的原因吧!
 
针法的入门往往都是简单的,但是如何应用这些针法作为表现力,就如同绘画的颜料和笔触,甚至还要考虑附着刺绣工艺的织物本身的特性,这些便极具挑战性。之前由于刺绣工艺品的开发,难免导致了刺绣作品的僵化,而服饰的装饰工艺却是对实用性和个性化表达有很敏锐的,如果能仰仗其重新找回它曾经的辉煌,则会更具有生命力。
 
锁针的多种变化
 
刺绣风格受地域文化以及当地的服饰面料等等原因影响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面貌,尤其一些流落于民间和少数民族的,长期缺乏田野考察进行记录和保存。这些刺绣由于往往是有实用性和日常性,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对于扭转刺绣品不耐用的刻板印象有很大的作用。
 

 
当代侗族刺绣云肩
 
由于生产成本所限,如今的成衣刺绣多用机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民族审美去改变它。机器运用的针法不如人工灵活,但是已经十分丰富了,比起如今填色式的机绣,追本溯源去研究技艺和艺术,也可以获得价廉物美的刺绣服饰。
 

 
有四大名绣也有四大名锦,其中云锦、宋锦、蜀锦彼此之间渊源颇深,而壮锦属于独特的少数民族织锦。云锦、宋锦、蜀锦使用大花楼机或小花楼机,在《天盛长歌》里就出现过一台小花楼织机。

 
蜀锦博物馆中的小花楼织机
 
如果你有幸在博物馆里见过这些机器的真人操作,一定会对此印象深刻的。这些凝聚古代智慧的织机十分高大,一般有两层楼高,需要两个人分工合作才可以操作。其中一个人坐在高处,称作拽花工,他的工作是从长长的“花本里分拣出需要拉动的纤线,而纤线联动着下面的经线。决定图案位置的经线被拽花工拉起后,下面的织花工就可以用不同颜色纬线进行织造了。它是一种将复杂图案信息通过重重转化最后由织物表现出来的极度复杂工艺。
 
 
在很长的历史中,中国的织造工艺都领先于世界。从辽代出土的丝织物看,当时中国已经可以织造现代几乎所有的提花丝织品了。然而在机械化的道路上,却最后落败于“现代提花织机之母的贾卡织机。不过如今一些使用“通经回纬工艺的织造依然无法自动化,如妆花。
 

 
妆花工艺的正反面
 
随着明代风格服饰的崛起,使用现代工艺复刻的风潮渐盛,不过依然停留在对明清纹样和外观的模仿上。但是丝织物历史数千年,其中经历了工艺革新和文化交流,可以用作文化创意的素材是很多的,还留待人们去挖掘。
 

 
孔府旧藏 妆花织金蓝缎裙
 

 
商家根据文物制作的妆花仿制品,来源见水印。
 
当然,我们要打破一个误区,并非无法自动化的东西就是好的,根据自己需求和预算进行购买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手工的概念,其实也很难以具体量化,现在不少织造是将“花楼改为贾卡“龙头,效率大大提高。虽然与博物馆演示的有所区别,但是这种方式民国就已经采用了。博物馆演示的方式也有用作生产的,但是非内行一般不能识别。
 
缂丝
 
近年来缂丝大火,它也属于无法自动化生产的产物。它的灵活性介于织造与刺绣之间,所以图案表现很丰富。锦类织物调动的工种更多,程序更复杂,这方面缂丝就显得相对简单,这也是为什么缂丝在商业上表现更出众。
 
目前主流的缂丝机比较窄幅,做服饰较为困难,所以一般开发成为扇子、包包等。虽然宣传说“一寸缂丝一寸金,但是这几年价格趋于理性,作为配件添置,也相对可以承受,用来搭配服饰是很多人所喜欢的。
 

 
清宫缂丝扇子
 
土布
 
土布由于与一般古风审美相违背,所以一直以来不太受重视。但是土布的耐用性极好,一般以棉为原料,实用性和舒适性也很符合现代人需求。在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图案方面,土布其实是充满民间智慧的,它可以通过简单的平纹色织方式组合出很丰富的图案。
 
相信当“好奇心退潮,人们更偏向“日常的时候,土布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挥空间的。不过现在大家可以去土布传承场所看,一些日用品的文创开发已经很完善了,若不是刻意追求服饰,在家里添置一两件也是很有味道的。
 

 
南通土布的部分图案
 
总结
 
曾有人问,为何现在的汉服看起来很廉价?当然廉价感的视觉感受原因很复杂,并不一定因为东西不好。但是由于缺乏传统审美的接续,导致设计与制作浮于表面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很多人甚至因此反而产生出日韩面料比中国好“的论调。
 
事实上,在实现技术上,并不存在壁垒,但是技术永远只是工具。就如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间并没有一个水火不容的界线,我们刻意划分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传统的立足点,所以只能竭力排斥自己眼中的“现代感。
 
我们寻找传统,并不是要复刻历史,事实上审美的时代性是难以突破的。我们了解传统工艺和传统工艺的产品,是为了传承这一审美的节奏,然后将这份韵律继续传播发展下去。美和工艺,美和实用,不可分割。希望大家将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落到现实的世界里,共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