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斗篷,但是,中国的斗篷是一种雨雪具,不含帽子,不是日常服饰,这跟现在商家做的“古风斗篷”不是一回事。

由于现在传统服饰设计的系统性和生产力还有很多短板,很难实现整套都穿形制正确的传统服饰,所以搭配时装大衣鞋子或洋帽什么的都是可以的,有时搭配得当也可以很好看。

用这个标准看,市面上的“古风斗篷”的问题是,很多市面上的“古风斗篷”上身效果并不是很好,设计上看起来很突兀很闹腾,保暖方面也不怎么实用,基本上沦为雪天外景拍照道具。

所以如果你只是喜欢它的样子,并且觉得你的斗篷设计还不错,搭配起来也好看,当然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当初你是因为误以为它有古韵光环才买的,现在知道它不是传统服饰,在你心里魅力大减,那可以转让需要的人。

闲置吃灰肯定不如换成小钱钱美呀!

延伸问题,如果不用古风斗篷,汉服冬天怎么穿搭(女装):

唐代女装外衣有一种披袄子的形制,有袖,可以直接披在外,但是似乎还没有商品化。各色外衫都可做成夹衣。

宋制女装外衣各种对襟褙子可以做成夹衣,加勒帛或扣增加保暖性。

明制外衣有多种风格,圆领方领,半袖全袖,都是有的。长短按照整体风格搭配,一般长外衣搭长上衣,短搭短。目前女装里比较流行的外衣是披风(长),半袖披袄(长短兼有),圆领大襟袍(长)。很多商家都有这几个门类的产品。

暖手捂/手抄是宫廷影视剧发明的东西,手炉、汤婆子比这个东西香多了。

美人画里经常被当成“连帽斗篷”的那个“帽”,往往是昭君套、观音兜、浩然巾等服饰,出现较晚,是独立的一部分,可以单独用。

有回答里有人说到“大氅”。早期氅衣是鸟毛做成,廓形有点像蓑衣,无袖子,是一有道教情怀的保暖用具。中古时期以后被称为鹤氅的服饰,外形与披风相似,不是斗篷,有袖子,属于外衣系统,为道教服装,宋代文人用做写真穿搭,在明代世俗化,成为男女兼用的风雅时尚。(满清女装里一种服饰也称作氅衣,属于重名词,不展开。)受此影响,近代以后开始有了把御寒的(皮草)外衣称作大氅的习惯。

以上靠印象写的,如果有错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