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

几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今天将向大家介绍秦汉时期我国的服饰特点

秦汉时期的服装虽然不是历史上最璀璨辉煌的一页,但其形制被传承千年,是后来各个朝代服饰发展的本源。

由于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提高了手工业的技术水平。以丝织品而论,春秋战国以来,陈留襄邑就出产名贵的彩锦,山东齐鲁一带春产的薄质罗、绮、执、缟及细绣文,有“衣被天下”的称呼。可见其产量之多,行销之广。

秦朝崇尚武力,组建了强大的军队,并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这成为记录秦朝服饰文化最为重要的形象资料。

将领铠甲以整片皮革或织绵材料制成,上面再嵌上金属或犀牛皮、野牛皮甲片,四周一般留有较宽的边缘。所嵌甲片分为固定甲片和活动甲片两种。固定甲片主要用于胸前和背后;活动甲片则多用于双肩、腰腹和领口等活动较大的部位,高级将领的铠甲除制作精细以外,还绘有美观的纹样。

士兵的铠甲是由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的,铠甲里面要衬以战袍,防止擦伤身体。铠甲的样式根据兵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步兵的铠甲衣身较长,骑兵的铠甲衣身较短,而御手的甲衣则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士兵的铠甲属于贯头型,穿的时候从上套下,再用带钩扣住固定。

秦朝服饰仍沿袭战国的习惯,服饰样式比较简单。秦人崇尚黑色,黑色庄重而肃穆。秦人对黑色的偏爱是大有深意的,秦始皇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他认为秦取代周朝应属水德,而代表的颜色就是黑色,于是秦始皇规定衣色以黑色为最上,就这样,黑色成为了秦朝服饰的尊贵之色和主流之色。

由于纺织技术改进的关系,使得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后,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

汉取代秦朝之后,对秦朝的各项制度多所承袭。随着杜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如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队曾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加多,汉代的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后,服饰文化随着国力的增强而逐渐丰富。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指导下,汉朝依据儒家学说建立起了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朴质生动的汉代服饰为后世服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冕冠是汉服中冕服里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而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所以冕冠并不是只有天子才能够戴的,只是要经过严格的等级分配划分罢了。

汉代普通男子,多穿布儒短衣,其制大多紧身,袖口窄小,以便劳动从役。盛夏之日,也有不穿上衣,直接单穿一条短裤的。农民或农奴,一般戴小帽或巾子,斗笠,衣短儒。依照汉代法律规定,农民只能穿本色麻布衣,不许穿彩色或杂色衣。到了汉代后期才允许用青绿色。

据《汉书·成帝纪》记载,永始四年诏曰:“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可见在汉成帝四年之前,曾禁止民间穿彩色衣服。

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曲裾和直裾是汉代男子的服装样式。

所谓曲裾,其形制是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的深衣,至汉代仍然沿用,其特征多是方领,衣襟下达腋部,即旋绕于后。但这种汉服形制多见于西汉前期。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此外,衣服的襟裾边饰秀丽,随曲裾盘旋缠裹在身上,成为一种流动的装饰;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到了汉代,妇女梳发辫已经不太多见了,以挽髻为主。

发髻的编梳方法,通常是从头顶正中分开两路,然后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种式样。

乐府诗《陌上桑》写秦罗敷“头上倭发髻”,这种髻是从堕马髻发展而来的,发髻歪在头部的一侧,稍微倾斜,似堕非堕,故名“堕马髻”。据说梳这种发髻,加上愁眉、啼妆等妆饰,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有如刚从马上摔下来一样,故走路也有特殊的姿势,名为“折腰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