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的人们试图化解这场争端,提出了「汉服分级」的设想。他们希望参考和服区分羽织袴(礼服)和浴衣(常服)的做法,既保留形制严格的传统汉服,也支持汉服做出适应日常生活的改良和「汉元素」的普及。清明小长假的各大公园里,让人驻足回头的除了盛开的樱花,还有身着宽衣大袖的汉服走在人群中的「同袍」们。「同袍」一词出自《诗经 秦风 无衣》,汉服爱好者之间往往以此相称。21世纪初以来,一场以恢复汉服、复兴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汉服复兴运动逐渐兴起。2003年底,一位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身穿汉服上街,成为第一个被报道身穿汉服示众的人。随后,在北京、曲阜、江阴等地,一些以着汉服、行祭礼为特征的线下活动自发地组织起来。


2007年后,官方媒体开始关注汉服复兴运动。2018年,首届「中国华服日」在西安举办,被汉服圈内人视为汉服复兴运动的一个里程碑。此外,各类型的汉服集会也渐趋规模化。


尽管汉服已经悄然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是有关汉服的种种争论,也在汉服圈中扩散开来。


「汉服」与「古装」之争
当被人描述成「穿古装」时,同袍们经常给出这样的回答:「这不是古装,这是汉服。」然而对于圈外人士来说,望文生义之下,总会将其理解成是汉朝的服装。汉服自然不是汉朝的服装。得名于「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它,被认为是在上自黄帝即位、下讫明末清初的这段时间内,形成并通行于以汉民族聚居地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圈的传统服饰及其礼仪文化体系。汉朝服装只是汉服历史中的一个片段,而自汉以降,历魏晋、唐宋以至于明,汉服的形式、配饰及礼制已演进得蔚为大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汉服」也往往是依后续这几个朝代的形制来制作的。汉服与我们日常穿着的服装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典型的汉服往往是前襟后裾、褒衣广袖、交领右衽、系带隐扣。而根据其上下是否相连,又有衣裳制与深衣制两种主要的形制。


汉服在当代流传之初曾被人误当作是和服或韩服,也主要是由于汉服的上述特征大多被华夏文化圈内其他民族继承,汉服与它们的差别远远小于与今天日常所见服饰之间的差异。尽管同袍们身穿的「汉服」与电视上所见的古装看起来并无二致,但是「汉服是不是古装」这一问题,从汉服复兴运动兴起之时起就一直在被争论着。汉服圈内流行的观点认为:汉服是汉民族乃至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一个空间的、民族的概念;而古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不是现代社会当中的服装。这些「非古装派」中也有人认为,「古装」指戏服或影楼装,只出现在特定场合中、无法像汉服一样应用于日常生活。


乍一看,「非古装派」的思路非常清晰:既要为汉服复兴的合法性奠定基础它是民族的,同时又要为其可能性开辟通路它是现代的。
然而,反对者的反驳同样也是尖锐而精准的。他们指出,如果汉服不是古装,那么古代就根本没有汉服这种服饰、古人围绕着那些宽袍大袖建立起来的恢弘文化根本就不是汉服文化,那又何谈「汉服」这样一个诞生于现代的事物的「复兴」呢?汉服复兴的合法性必然要承认汉服是一种古装。论争在今天依然持续着,尤其是在汉服复兴运动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尝试这种服装的当下。民间的争辩并没有产生一个科学而实用的定论;而官方也没有任何明确的表态。


「汉服」与「华服」之争
但是官方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表态了。刚刚过去的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西安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华服日」。许多人会对这个节日感到陌生,它2018年才由共青团中央推动设立,并且绝大部分宣传活动都集中在互联网,以至于除了共青团中央,另一个推动设立的主体是哔哩哔哩。


「中国华服日」有相应的线下活动:在西安的曲江新区举办中国华服文化研讨会、中国华服秀和华服日国风音乐盛典,并邀请全国大大小小数十个汉服商家和社团前来参加。然而,这个理应对于期待汉服复兴的同袍们而言十分振奋的消息,却并不被他们完全买账。共青团中央官微宣布第一届「中国华服日」相关活动的微博,其转发量达到三万余次,评论数也有一万六千余条,除了那些表示激动和喜悦的评论,另一种声音同样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


这些声音认为,「汉服就汉服,别遮遮掩掩的模糊概念说华服」。对于一些汉服爱好者来说,以「华服」之名取代「汉服」,是「夺了这些年汉服发展的半壁江山」,令旗袍等非汉族传统服饰搭上了便车。这些汉服爱好者对以旗袍为代表的服饰实在难有善意,他们今天为之奔走以求复兴的汉服文化,正是断代于勒令百姓剃发留辫、尔后又推行马褂和旗袍的清朝。活动主办方倒或许会为他们所受的质疑而感到委屈。在该条微博的正文当中,共青团中央这样解释命名为「华服日」的理由:「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出自《左传》的这句话,原本即是汉服爱好者们拿来引证汉服复兴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间的相关性的。此外,主办方还将中国华服日的logo设计成交领右衽的形象,这一形象显然是从汉服的典型特征中抽取出来的。


但是并不能清楚地辨析出,主办方对活动的这一命名,究竟是借助于汉服复兴的热潮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推广,还是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将对「汉服」的热爱在表面上稍稍压抑。
倒是有一个案例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2018年第一届中国华服日举办前夕,云南共青团官微在「中国华服日」的话题下发布了名为「你知道我们56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有多美吗?」的微博,并附以各民族传统服饰的图片。该微博不久之后旋遭删除。
「传统」与「改良」之争
第一届中国华服日还是在绝大部分汉服爱好者的期待和支持中举办了。但是,举办的结果却让一部分同袍们有些失望,这种失望的情绪也渗透进了他们对第二届华服日的宣传活动的回应当中。他们认为,华服日活动中出现的许多「汉服」,明明只是一些具备了部分传统汉服的元素、但同时也融合了许多现代服装设计手法的衣服,这样的衣服在他们口中被称为「汉元素」,而「汉元素」通常是不能等同于汉服的。


汉服爱好者们的失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如今用以制成成品汉服所依赖的形制规格,大多是由民间的汉服爱好者们自己从古籍资料中一点一点摸索出来、并尝试着在具体的服装制作中复原。对于这些投身考据的汉服爱好者们来说,一些形制并不与他们考据出来的历史结论一致的「汉元素」在华服日上顶着「汉服」的名头误导那些对汉服圈涉猎并不深入的「萌新」,这令他们感到了遗憾甚至愠怒。
任何声音通过互联网的扩散,就获得了增强千百倍的可能,尤其是在汉服圈这样一个日趋精英化的语境当中。汉服复兴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考据党们形成了一个主张严格遵循形制、抵触改良的派别,又被称作「古墓派」。
 
「古墓派」不仅拒绝纽扣、短裙等非汉服元素在汉服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出场,也同样反对在穿汉服的同时搭配以牛仔裤、球鞋等服装,甚至当他们见到一位同袍在贴吧里发出一组写真,上身穿着宋代的襦、下身却穿了唐代的裙时,会直截了当地对她指出来,「你这不对」。
被指责的同袍或许会觉得委屈。她当然是同时定做了唐代和宋代的襦裙,只不过觉得像今天这样的搭配更切合心意而已。这个时候便往往会有「改良派」从互联网的那头跳出来为她鸣不平:汉服只有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改良,才能走向大众和真正的复兴。


「古墓派」与「改良派」之争要远甚于古装与否之争。如果说后者还处在一个「名分」的层次上的话,前者就实实在在地涉及到「汉服复兴运动向何处去」的问题了。


「古墓派」自诩为传统汉服文化真正的继承者和保卫者,认为对于汉服复兴运动而言,比起为日常生活提供一种新的服饰种类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和弘扬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汉服严格的形制,体现着传统礼仪文化的细腻。他们还认为,如果积极鼓吹汉服的改良化,势必导致服装设计参差不齐、甚至山寨的商家进入市场,挤占那些真正用心做传统形制汉服的商家的生存空间。


「改良派」则对这些抨击予以强烈的回应。他们主张,汉服是否保留传统形制与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是否得到传承并无必然联系,穿传统形制汉服的人未必就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不穿传统汉服的人也未必不了解、不尊重。


并且,正是对传统形制盲目的推崇导致了汉服圈商业环境的恶化,商家借助「传统」的噱头将做工并不精细的服装远高于正常价格地出售给买家,不但损害了买家的利益,也提高了原本感兴趣的「萌新」们入门的门槛。


他们对「古墓派」最为尖刻的批评是,以「不合形制」的理由攻击穿得不那么传统的同袍,本身就违背了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又何谈去传承传统文化呢?


中立的人们试图化解这场争端,提出了「汉服分级」的设想。他们希望参考和服区分羽织袴(礼服)和浴衣(常服)的做法,既保留形制严格的传统汉服,也支持汉服做出适应日常生活的改良和「汉元素」的普及。


在漫长而枯燥的争论之后,两派都渐渐向对方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因为他们都拥有同一个目标:汉服复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